新闻中心

雷林公司:守护“海岸卫士”,绘就红树林生态保护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14 来源:

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称。广东湛江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红树林之城”。这里不仅是127种鱼类、133种昆虫、317种鸟类、110种贝类的自然乐园,更成为帮助数百万人抵御台风,守护海岸线的天然屏障。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时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两年来,中林雷林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建设红树林之城、守护蓝色生态屏障”为使命,全力推进湛江市红树林营造与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保护与绿色转型中展现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政企联动,绘就红树林生态修复新图景

为积极推进红树林生态修复,雷林公司主动与湛江市政府及相关企业对接,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合作格局,并通过与湛江市自然资源局、海洋与渔业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生态修复、海洋保护等核心议题,组建专项工作组,为项目落地筑牢坚实根基。

2024年,雷林公司成功中标雷州市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建设项目(一期),并与中交四航局组成联合体,接连斩获经开区红树林修复工程二期第一批和第二批项目。项目总中标面积1.17万亩,合同总金额2.4亿元,其中雷林公司负责营造的红树林面积达7300多亩,合同金额1.25亿元,占项目总工程量的63%,这不仅彰显了雷林公司在生态修复领域的强劲实力,也为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打下坚实生态根基,更预示着未来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

创新驱动,构建红树林全周期保护“雷林模式”

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做得怎么样,关键在管理和技术。雷林公司将红树林修复作为开拓海洋生态修复与碳汇开发新领域的重要机遇,创新构建“专班推进+清单管理”的管控体系,以专业团队为支撑,联合有关单位,通过实地勘察、甄别对比,精准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同时,依托项目实战平台,以“导师带徒”“实战轮岗”锻造复合型人才,实现生态修复与人才培育同频共振。

项目将严格践行“退塘还湿、生态优先”治理理念,借助高科技手段,应用获国家专利的“现代林业智慧管理系统监控预警子系统”,建立覆盖修复区的红树林生态监控网络,实现资源全景监控。同时,借助AI预警平台,实现破坏行为“零延迟响应”,有效遏制侵占与破坏。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鸟的种类从过去的194种增至2025年314种,生态系统逐渐实现良性循环。

多元共治,织密生态保护网络

在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上,雷林公司积极推动各方力量融入治理格局。在经开区项目建设中,公司联合中交四航局组建攻坚联合体,高效完成300多亩土地整理,并种植红树苗,充分彰显了多元共治的组合效力。

 

 

项目同步创新“社区共管”机制,组建了由潮汐专家、渔民、环保志愿者、转型渔民构成的“红树林守护队”,通过红树识别培训、App使用等专业化赋能,配套“巡护积分制”激励体系,构建起“生态保护-社区参与-利益共享”的闭环管理模式。

为提高苗木成活率,雷林公司将企业成熟桉树“无性系育苗”技术移植改进用于红树林育苗,同时,在宜林区域大规模应用高位潮滩种红树林,在低位潮沟/生态化养殖塘引入黄鳍棘鲷等经济价值高、环境友好型品种,实现水质达标与渔民增收的双赢。

未来,雷林公司将持续深化政企协同机制,为守护碧海蓝天贡献坚实的“中林力量”,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中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相关信息